当前位置:

【奋斗者•正青春 从军报国】退役军人冯世昀:以坚毅为翼,淬青春成钢

发表时间:2022-06-13 文章来源:人民武装部

顶着暴雨中扛起沙袋时急促的喘息声,风裹挟雨刮到脸上时无法呼吸的滞涩,抢险间隙难得休息时透湿的衣衫……时隔两年,回忆起2020年鄱阳湖抗洪的历程,冯世昀耳畔仿佛仍回荡着滂沱的雨声,正与众多战友一起用血肉之躯筑牢后方安全防线。

“前三天是真的很危险,但是该上就得上,硬着头皮也要上!那种情况下就感觉道非常的自豪。”冯世昀是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7级本科生,于2019年至2021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服役,期间表现优异,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嘉奖、教导员特别奖。

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仅使冯世昀练就了过人的军事本领,更是淬炼了他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情怀与坚毅的精神,成为督促他在勤学报国之路上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蜕变:破开迷惘 树立军旅理想

2017年刚一入学,冯世昀便全身心投入到暨南大学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中去。他曾多次随学校前往凉山、古田等地进行文化考察,见证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民生的不断改善,这也为他参军报国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有对象,有猫,绩点全班第四有奖学金”,在冯世昀看来,大一生活充实而快乐。可转眼间进入大二,玩心尚重的他无法平衡学业和生活,成绩大幅度下滑,繁忙的社团工作和沉重的学业压力让冯世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之中。

参军入伍吧!面对左右为难的困境,冯世昀另辟蹊径,多方权衡后毅然参军入伍以蜕变破局。

做出决定总是容易,落实行动却常有困难。一方面,冯世昀鲜少体育锻炼,如今不得不天天“泡”在健身馆中提升身体素质,以达到征兵标准;另一方面,家人的担忧也成了他参军路上“甜蜜的负担”。

一开始,冯世昀常常能接到母亲劝告他放弃入伍的电话,母亲甚至还会发动身边的亲友一同加入劝解的队伍。两年的封闭军旅生活时时刻刻都在撕扯着一位母亲惦念儿子的心绪——她心疼从小娇生惯养的独生子,更害怕儿子无法适应部队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艰苦的生活。不管冯世昀如果安慰,冯妈妈始终没有点头。

不同于母亲的柔软担忧,冯世昀的父亲成了儿子入伍前最好的“战友”:认为男孩子就得吃苦父亲和冯世昀一起瞒天过海、悄悄将户口本“偷”出来办理了政审。也许是父子俩的这份坚持打动了冯妈妈,在看到儿子的决心后,冯妈妈也开始全力支持儿子的选择,帮助冯世昀完成了入伍前的一系列流程工作。

2019年,冯世昀成为了暨南大学二十余位报名者中唯一身体素质合格的人,开启了自己为期两年的军旅奋斗生活。

 

坚毅:千锤百炼 淬火成钢

“第一年的话主要是进行一些基础体能的练习,比如长跑、三公里跑、俯卧撑、单杠、仰卧起坐,还有400米障碍、五公里越野、手榴弹投掷、轻武器射击、防化之类的军事科目。”退伍一年,再次提起曾经训练项目时,冯世昀依旧如数家珍。

可冯世昀刚刚入伍时远没有现在这般熟练。“刚进部队,心都凉了。”冯世昀苦笑着回忆起看到连队200余人全部睡在一个巨大的车库里时的复杂心情。除了艰苦的环境,更让冯世昀难熬的是自己总是不合格的体能训练。

单杠一个都拉不起来,三公里跑基本不能达标,团体武装五公里比赛班里的老兵们只能接过冯世昀的枪、拉着拽着他跑完全程……在“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军队里,冯世昀最初总会因为体能训练无法达标而受到批评和惩罚。

命令能够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冯世昀非常钦佩自己在警卫班时的班长——这位班长已经是2个孩子的父亲,却仍是全旅6项记录的保持者。一向要强的冯世昀不甘心做队伍中“拖后腿的累赘”,只要不站岗,就在班长的带领下没日没夜地加练、搞体能。班长对健身的热爱和对冯世昀的严格鞭策让他迅速成长起来。

积跬步、汇细流,方可至千里、成江海。入伍时一个单杠也拉不起来的冯世昀,在考评前的一个晚上终于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及格“十连”。如今再回忆起与班长一同训练的场景时,冯世昀已然忘记了训练的细节,却还是牢牢记住了漫长坚持的痛苦和获得飞跃与突破的无限喜悦:“真的上了杠以后,那种身轻如燕的感觉,真的是直到现在我也无法忘记。”

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手枪分解训练时,其他战友达到21秒合格线就去休息,可冯世昀却没日没夜地苦练、巧练,最快时17秒就能完成一部手枪的拆解,超过18秒优秀线;出于生化防护需要,火箭军需要在2分半内穿完防护服,而连队中的士兵们训练不怠,均可以一分半内穿完。

“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拆枪,早上穿衣服是都有穿防护服的感觉。”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团队合作的精神已然春风化雨般融入了冯世昀的整个军旅生活中,重塑了这位年轻军人的意志和力量。2020年12月,在第一年考核中,冯世昀体能科目全部优秀、军事科目全部良好以上,从刚入伍时的“菜鸡选手”蜕变成为了综合评定全部优秀的合格军人。

 

成长:博观约取 勤学报国

入伍第一年由于体能不合格,冯世昀不能接触手机,便利用站岗的时间读书消磨时光。六七个月间,从《毛泽东选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冯世昀就这样站着读完了全连的书。

冯世昀一面不断向外获取知识、提升政治素养,一面向内沉淀、自我反思,军队简单的生活给了他审视自我的独特空间。这不仅让他第一次真正规划未来,也让他积蓄出一往无前、潜心向学的勇气。

作为技术兵种,冯世昀所在的连队需要学习军事专业课。当身边的战友还要死记硬背焦耳定律、左手定则等基础知识时,来自暨南大学信科院的冯世昀已经能够利用本科期间学习过的电路分析、信号系统等知识进行原理推理。

利用专业知识服务部队的经历让冯世昀越发认识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上来、技术过硬,才能发挥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无疑也坚定了他提升专业水平、报效祖国的决心。

可想要时隔两年迅速捡起遗忘的专业知识,哪里有那么容易——冯世昀必须利用个学期弥补两年半的知识空缺!

两年的艰苦训练虽然让冯世昀不知不觉间“丢”下了大一大二时的知识,却也淬炼出他吃苦耐劳、自律向学的钢铁意志。他总是拜托18级的学弟学妹们在自习室帮忙占好位置,只要没课就熬在自习室,早上7点左右到,晚上10点多钟才会离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在第一个学期获得了班级绩点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学正如水上撑船,一篙而不可放缓,冯世昀不满足于课内知识,还将精力投入到大学生创业项目中去,常常守在实验室、一守就是一两天,希望能够实现太阳能三维立体式受光,提高太阳能的光转化效率,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如今的冯世昀每天都畅游在学海里,全力准备着年底的退伍兵考研专项计划。“我不会把考研考试看作像高考一样唯一的选择。人生本来就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我会努力提升自己去过更好的生活,但也会去接受可能存在的各种结果。”与来自天南海北、职业五花八门的战友们的朝夕相处,让冯世昀第一次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百态,看到了生活的更多种可能性。

军队的经历让冯世昀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在他的人生字典中,人生早已不再是一条单行的轨道,而是能够被任何选择解锁的、无限自由的原野。

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再回忆起两年前的抗洪救灾时,冯世昀依旧难以忘记挨家挨户搜寻幸存者的场景。那一天,他们在一所民宅的二楼找到了一位腿脚不便、一人留守的老奶奶,看着班长将老奶奶一步一步背出来时,冯世昀心中满是自豪感。如果说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中,舍生忘死、奋勇拒敌是军人的价值体现,那么在和平年代里默默奉献、攻克急难险阻便是军人最好的写照。